)
来源:我苏网
(资料图)
《漫画:五一出游热,烈火试真金!》
五一小长假是春节后的第一个较长假期,旅游市场蓄势而发。国内机票预订数量超过2019年同期。长三角铁路五一期间预计发送旅客2600万人次左右,较2019年同期增长20%左右。铁路部门为加大运力投放,增开列车1500多列,尤其包括杭州、南京、苏州、宁波、扬州、黄山、淄博等热门旅游目的地。
自今年元旦、春节假期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后,复苏态势一直延续。如何巩固好企稳回升的势头,进一步激发旅游热潮,值得精耕耘,细思量。
旅游升温,强劲消费市场动能。2023年,国内市场吹响“提振消费信心”的主旋律,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做大消费的蛋糕,恢复市场活力,被摆在优先位置。一季度,我国文旅行业焕发出崭新活力,国内旅游总人次12.16亿,同比增长46.5%,在线销售的旅游产品和景点门票增长115.8%。江苏也交出亮眼成绩单,接待境内外游客1.82亿人次,同比增长6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00亿元,同比增长54%。海量游客出行,既是旅游市场告别寒冬的标志,也显露出消费升级加速的强烈信号。在旅游需求集中释放的契机下,无论是主管部门还是业界,都铆足了劲,想要大干一场。一业兴,百业旺,旅游消费在推动经济发展、扩大内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向好的旅游经济,将进一步活跃和释放巨大的内需,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多动力。
需求多元,繁荣文旅事业发展。拥有丰富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的江苏,是广大游客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据某旅游客户端,目前江苏、山东、河南、浙江、广东的五一订单量位于全国前五,是最热门的旅游省份。今年以来,结合游客的各种新需求、新期待,江苏各地推出一系列旅游新产品,如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体育、旅游+非遗……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助力文旅消费持续发力,让游客流连忘返。“网红经济”在今年春天的旅游消费中表现突出,“淄博烧烤”爆火后,徐州等以烧烤美食闻名的城市积极加入“群聊”,既是借势营销,也彰显文化自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日常化、日常生活旅游化成为发展的新特征,江苏各地端出的“夜经济”“小剧场”等“文旅大餐”,让市民不必远行就能尽享诗和远方。对旅游需求的细致探索,对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有助于不断拓宽旅游事业发展道路,让游人常来常往,常游常新。
五一迎考,勤练内功常抓不懈。《“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提供高质量旅游产品和高品质旅游体验,应当成为考量旅游业发展成效的重要指标。蓬勃向上的旅游消费需求,对各地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旅游资源过载会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透支消费者的信任;景点、小吃街垃圾不及时清运,不止破坏环境,也会影响周边居民生活;旅游热带来的交通拥堵、价格上涨等瓶颈始终难破;天价导游、食品安全问题等旅游服务业中的乱象,也是屡禁不止。日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餐饮、住宿和旅游服务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提醒全省餐饮、住宿和旅游服务经营者,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禁止哄抬价格等行为。江苏消保委也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珠宝玉石金器等贵重商品,理性选择客流量陡增的“网红”餐厅等。除了保驾护航、加强监督之外,各地各景区还应为能够预见的五一旅游“人从众”筹备预案,必要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确保游客安全、舒适游览。
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想留得住游客,仅靠一时的热度远远不够。青山常在,细水长流,既要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也要畅通旅游服务的各个环节,于细微处布局谋篇,旅游这把火才能越烧越兴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