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百度新闻
6月17日,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接近尾声,室外飘着小雨,南京西路上的大光明电影院里依旧人流如织。刚刚结束了一场首映影片的见面会,散场观众有序走出千人大厅,门外站满了下一场等候入场的观众。上影节海报展板前,一对闺蜜拿着电影票自拍,有人举高了手机拍摄四周人群,镜头扫过一张张充满期待和获得感的脸庞。一张张电影票,一张张发在朋友圈的照片,见证着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一场场与电影、与影迷、与影人的久别重逢。
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6月18日落下帷幕。据统计,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影片共计1490场,其中80场进行了映后或映前观众见面会,截至6月16日,观影人次42.6万。短短十天,中外影人与电影佳作汇聚,在一个广阔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上,共襄光影盛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送给电影节的礼物,只能是电影
今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30周年。正如导演陈凯歌在金爵盛典上所说,“送给电影节的礼物,只能是电影。”本届电影节,电影人共同为中国的影迷带来了这份礼物。入围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3个剧组主创,毫无缺席齐齐汇聚上海。36部世界首映、12部国际首映的影片,让中国观众感受到了当下多元的创作新风和人类情感的共鸣共融。
日本演员、导演斋藤工曾以处女作《空白的13年》荣获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他执导的第二部长片《甜蜜的家》再次选择在上海全球首映。放映现场响起了两次掌声,一次在影片结束时,一次在片尾字幕上导演名字出现时。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观众的默契。斋藤工坐在影厅和观众一起看完影片,观察中国观众对这部另类的日本家庭题材影片的反应,结果让他感到安心:“不管是哪个国家的人,对有关家庭的主题都有共鸣。”一位站起来用日语提问的观众兴奋地说,“6年前《空白的13年》来上影节首映时我坐在第一排,还和您握了手,现在心怦怦直跳”,斋藤工笑着用中文回答,“谢谢。”
91岁的日本著名导演山田洋次带着他的第90部导演作品《你好,妈妈》来到上海,这部影片同样讲述亲情和普通人的故事,让人看后温暖又感动。这位白发苍苍的传奇导演出现在影片首映礼,被现场观众称作“有生之年”难忘的回忆。
意大利电影《人生初日》导演保罗·杰诺维塞第四次来到上海国际电影节,曾担任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的他说:“上海国际电影节是个很好的展示影片的机会,带着电影来到这里,我能感受到中国观众的反馈和传递的情感。”
本届电影节,包括入围金爵奖五个单元的17部中国影片在内,共展映了75部中国影片。其中,《夹缝之间》《门前宝地》《八角笼中》、全新4k修复版《早春二月》等22部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了全球首映,《志愿军:雄兵出击》《封神第一部》《长空之王》等剧组走上开幕红毯。本届电影节开闭幕片《我爱你!》和《热烈》的片名,仿佛中国电影人在用光影寄托美好情感。
文明互鉴,电影人不断成长
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如既往以影会友,文明互鉴。亚洲新人单元入围片、老挝电影《信号》的导演李·丰沙文在媒体见面会上说:“对老挝电影来说,能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和大家见面,就证明了作品的魅力,我为此感到高兴。”
进入第五年的“一带一路”电影周,在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完善健全长效发展机制。本届电影节期间,联盟中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位成员机构嘉宾聚集一堂,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合作、把共同推动电影文化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的建议。曾在担任希腊驻沪总领事期间作为嘉宾出席“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活动的习落实,如今成了一位电影导演和编剧,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支持下,于2019年在沪开拍电影处女作《一日有朝》。本届电影节期间,这部中希合拍片来到上海进行特别放映,实现了这位导演新人画一个圆,结一段缘,寄托一个愿的光影梦想。至本届电影节结束,“一带一路”电影周共展映来自49个国家、115位导演的111部新作品。
秉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上海国际电影节不断夯实电影产业链人才培养这个环节,已形成短视频、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金爵奖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的人才培育体系。本届电影项目创投共收到679个有效项目申报,经过遴选,33个项目入围,活动期间共完成643场洽谈。
“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揭晓入选影人名单,导演文牧野、申奥、刘循子墨、邵艺辉、李霄峰和制片人顿河、编剧游晓颖,将以入选影人的身份,在上海电影政策的扶持下进一步释放创作潜力。33个创投入围项目中,不乏“老友”“新作”,曾担任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的马来西亚导演陈翠梅,带着《遥遥传》来做创投项目陈述,同时出任本届电影节短视频单元导师,共同助力新人成长。她说:“做新人,是电影人最好的状态。”
在“三十而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成长”是一个有趣的主题,就像本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82岁的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所言:“我觉得我最新的电影《eo(驴叫)》是我职业生涯中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我依然是一位年轻的导演。”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全面回归线下。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展商参与线下市场,涵盖制片发行、拍摄基地、内容生产、后期制作、影视院校、投资融资、技术支持等电影产业链环节,举办了9场市场活动、5场市场放映。显著的变化是,中外展商们来到电影市场,不只是为寻求产品版权的交易,更多的需求是为进行各国、各地电影政策的推介和产业发展集聚效果展示。继续保留的线上“国际影视云市场”,共展出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家展商、297个项目。行业正在求新求变,电影市场踩准时代步伐也在不断求新求变。
中国电影产业恢复势头,被世界看见
本届电影节,刚刚焕新亮相的上海影城与覆盖全市16个区的40家入选影院一起,以16个主单元、37个子单元,展映了来自7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50部影片。除了影院放映,辰山汽车影院以惠民公益的方式放映了“科幻电影周”经典回顾主题中的6部影片,每场开放的48个车位,成为今年电影节展映的特别体验。此外,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五座城市的六座影院放映了6部、共36场“一带一路”电影周作品。
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展开的48小时影像挑战赛,从117个报名团队中脱颖而出的8支由年轻人组成的参赛队伍,以“创见未来”为主题,在48小时内展开极限创作。推荐人、导演刘晓世鼓励说:“不管有多难,都要坚持下去。”
本届电影节志愿者招募共收到近9000人报名,入选的735位志愿者中约90人是专程从外地甚至海外来到上海。在大光明电影院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三十‘光’年”展览,则吸引了超2万人次打卡观展。
以“光影连接世界与中国”为开幕论坛主题,本届电影节金爵论坛进行了12场行业对话,话题覆盖电影全产业链。在被亲切称为“大师班”的电影学堂,中国香港导演陈可辛、匈牙利导演伊尔蒂科·茵叶蒂、中国导演张律、日本导演三宅唱四位中外电影名家与电影从业者和影迷们分享了对电影的感悟和经验。
本届电影节拥抱数字化浪潮,汇聚国内外影视前沿技术、优质项目。“科幻电影周”“数字影视体验展——超感试验场”等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中国科幻电影人郭帆、王红卫、陆川、张吃鱼、董润年就中国科幻电影的未来展开“华山论剑”。元宇宙概念也被应用在了今年上影节——设立在“metafilm”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元宇宙体验路演中心,在电影节期间吸引近十万专业人士和普通影迷打卡体验。
包括被视为“行业三大”的《银幕》《综艺》《好莱坞报道》在内,多家海外媒体对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予以重点关注,“上海国际电影节今年正值30年,它的举办标志着中国商业和电影产业重新恢复了势头”。影迷的热情,影人的愿景,浓缩了这座城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被世界看见。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本文作者:钟菡
标签: